科技 I 渝码科技
“我们将对所有进入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 100% 的关税;但只要你在美国建厂,就一分钱不收。”
当地时间8月6日,特朗普在白宫当着苹果 CEO 蒂姆·库克的面说出这番话时,即是对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宣战书,也是一封写给美国选民的经济情书。
“从制造业回流”到“芯片回家”,特朗普的逻辑并不复杂,却相当粗暴:用史上最高的关税墙,把海外晶圆厂逼回美国。
关税数字:100%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目前,美国对进口芯片平均关税不足5%,一旦调到100%,意味着一块 10 美元的芯片到岸成本变成 20 美元,终端电子产品价格将被显著推高。
但只要企业“承诺”在美国设厂,无论是否已经投产,都可豁免;换句话说,关税不是想“收钱”,而是想“逼迁”。
此外,特朗普还透露,下周将对“所有含芯片的整机”开征额外关税,把压力进一步传导给手机、电脑、汽车等下游行业。
四大动机:特朗普到底想“惩罚”谁?
出台此项措施,特朗普到底想“惩罚”谁?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或基于兑现政治承诺、狙击中国供应链、逼企业继续“加码”美国以及为“232调查”续命四重考量。
2024大选期间,特朗普在“铁锈地带”摇摆州喊出“让芯片回家(Chips come home)”的口号;而 100% 关税正是对选民的“终极答卷”。
同时,利用关税大棒精准狙击中国供应链,中国目前占据全球晶圆产能的16%,且主导28nm及以下成熟制程。
特朗普政府认为,若能把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的先进产能锁在美国,就能削弱中国“国产替代”的议价能力。
受关税政策影响,国际巨头纷纷加码美国。苹果刚刚宣布再投 1000 亿美元,总额达6000亿美元;英特尔、台积电三星已合计承诺在美投资超过 2000 亿美元。
特朗普目的在于利用高关税把“承诺”钉死,以防止企业“口惠而实不至”。
此外,美国商务部正在进行的《232国家安全调查》将于今年10月到期,100%关税提前放风,是给调查结论“加戏”,确保行政手段合法化。
企业众生相:几家欢乐几家愁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真正想敲打的是“时间”,谁能最快在美国铺产能,谁就能活到下一轮选举;目前豁免阵营已拿到“限时护身符”,高危阵营正在排队搬厂,而中间阵营还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
据爆料,英特尔亚利桑那州两座 Fab(20A、18A)已封顶,特朗普现场把“关税豁免证书”直接给到基辛格。
三星、美光的德州泰勒厂、爱达荷 Boise 厂则拿到“绿色通关”通道,设备进口零关税、环评 90 天速批。
但正如美光 CFO 在电话会上所言:“我们不太担心关税,只担心美国工人不够”。
相较之下,英伟达、AMD、高通尚处于高危阵营,有关人士评价“今天慌,明天更慌”。
英伟达 H200、B100 仍全部放在台积电台南 4nm,美国本土 0% 产能;对此,黄仁勋紧急召集供应链 VP,讨论“把 CoWos 产能迁往台积电亚利桑那”可行性,但设备到位至少18个月。
若关税落地,GB200 NVL72 机柜成本将抬升 8%,主要客户 Meta、微软已要求重谈 2025 年采购价。
此外,库克用 1000 亿美元“投资承诺”换来iPhone、Mac、iPad 芯片关税豁免,但整机仍在中国、印度、越南组装。
据特朗普最新推文:“下一步对印度 iPhone 征 50% 关税,除非苹果把组装搬回美国”;苹果供应链团队连夜在德州奥斯汀寻找30万平方英寸厂房,用作“最终测试+翻新中心”,以规避“组装地”定义。
总而言之,关税大棒不是终点,而是新博弈起点
特朗普的100%芯片关税,表面看是贸易保护,实质是一场以国家安全为名的“产业人质”行动——把全球芯片公司绑在美国的选举周期上。
短期,企业不得不“用脚投票”;长期,成本上升、技术碎片化、市场割裂将让全球半导体产业付出更高代价。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关税成为产业政策的主轴,“自由贸易”四个字在华盛顿已名存实亡。
嗨牛配资-嗨牛配资官网-正规配资开户-西安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