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呼吸道疾病。它的早期症状往往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和气短,很多人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或季节变化引起的不适,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如何科学识别这些信号?中医在慢阻肺的防治中有何优势?今天我们邀请中医科主任医师范杰,为大家解读慢阻肺的早期预警与中医诊疗思路。
慢阻肺的早期信号:不可忽视的“小症状”
慢阻肺的病程发展缓慢,早期症状隐匿。若长期出现以下情况,需提高警惕:
慢性咳嗽:持续咳嗽超过3个月,尤其在晨起或活动后加重;
咳痰:痰液黏稠,颜色偏白或黄绿;
气短:轻微活动(如爬楼梯、快步走)即感呼吸困难。
这些症状易被误认为“年纪大了”或“体质弱”,实则可能是肺功能下降的征兆。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或痰瘀阻滞气道,会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引发上述症状。
展开剩余65%中医视角:整体调治,防病于未然
范杰医生深耕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师从名医涂晋文,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及结节病的诊疗。他提出,中医防治慢阻肺的核心在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个体化诊疗。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如气虚、痰湿、阴虚等),制定针对性方案,调和脏腑功能,改善肺气宣降能力。
整体调理:慢阻肺与脾、肾密切相关。脾虚则生痰湿,肾虚则纳气无力。中医通过补益脾肾、化痰通络,恢复机体平衡,延缓疾病进展。
注重生活调摄:避免吸烟、远离污染环境、适度锻炼等,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环节。
专业诊疗:科学与经验结合
范杰医生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在慢阻肺的治疗中,他主张:
辩证评估:结合肺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全面评估病情;
分阶段干预:急性期以宣肺化痰为主,缓解期则侧重补肺健脾,固护正气;
长期管理:制定阶段性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风险。
范杰医生简介: 上海明珠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四十余年,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肺大泡、肺部肿瘤)及结节病(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注重“一人一方”的个性化治疗理念。
【就诊须知】
1、我院就诊患者比较多,请您提前挂号预约。
2、接诊时间:24小时咨询在线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号《上海明珠医院中医科》
3、坐诊时间:8:00--17:00(节假日不休)
4、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3300号(近世博园)
【地铁】八号线杨思站一号口出去往东北方向,沿杨思路走330米,右转进入上南路走450米到达终点
发布于:上海市嗨牛配资-嗨牛配资官网-正规配资开户-西安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