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遵义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上演精彩角逐(引题)
汲取红色力量 夯实足球基础(主题)
中国体育报记者 顾宁
午后的阳光把遵义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草坪晒得发烫,作为2025“遵义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的赛场之一,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精彩对决。这不仅是一场足球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全国青少年足球爱好者在绿茵场上以球会友、切磋共进、绽放青春的盛会。今年的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3个省市、122支队伍的2000多名少年,他们将在这里进行500余场精彩角逐。
本次赛事设置了U7混合、U8混合、U9男子、U10男子、U11男子、U12男子、U12女子、U14男子8个组别,同时采用“职业俱乐部梯队+校园足球队+青训机构”的多元参赛模式,旨在搭建一个全国性的青少年足球交流平台,促进不同背景的青少年球员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不仅如此,今年的赛制灵活且注重实效,前期小组循环赛后设淘汰赛,五人制每日两赛,十一人制每日一赛,空闲场地开放友谊赛,4处场馆更是保障了参赛队员们的充分交流。
“遵义杯”足球赛历经三届成长,已经从地方赛事“成长”为兼具规模与特色的全国性青少年足球盛会。遵义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首年16支队伍320人,增至如今122支代表队2000余名运动员,吸引全国青训机构、校园队伍及北京国安、上海申花等职业梯队参赛,形成职业与非职业队伍同台竞技的格局,助推整体水平提升。其次‘体育+’效应显著,家长观赛热情高涨,上海、重庆等地家长常自费陪同,带动避暑、旅游消费,遵义凭借凉爽气候与邻近重庆的区位优势,成为赛事与休闲结合的优选地。”
“我们已连续三年参赛,坐了两天的车才来到这里,尽管路途遥远,但大家热情高涨。比赛的输赢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更看重在高水平对抗过程中的成长。期待明年再带队伍参赛。”云南怒江代表队领队罗艳福道出了众多外省市参赛队伍的心声。深圳新鹏城翠园U11队主教练吴勇杰也表示,贵州凉爽的气候有助于队员们在场上更好地发挥水平。“我们希望通过比赛检验训练成果,交流青训理念和经验,这对队员和教练都是难得的锻炼机会。”
“我们遵义本地队伍多以校队为基础,依托校园足球开展较好的学校,吸纳其他学校顶尖球员组建队伍,形成‘一校为主、多校补充’的模式。”遵义晨曦足球俱乐部负责人陈曦介绍,此次他们有9支队伍参赛,“像我们俱乐部,通过与学校资源互换深度合作,周中免费为学校训练、上课,周末利用学校场地开展梯队训练,既保障了校园足球普及,又夯实了青训基础,U7至U12各年龄段均有队伍覆盖,实现低龄段全面发展。”
陈曦认为,比赛对遵义和贵州的队伍更具意义。“本地的队伍无需外出,即可与北京国安、根宝基地等高水平职业梯队交锋,通过高质量赛事积累经验,可以弥补本地队伍参赛机会少的短板。队员们还能通过观摩强手对决,直观认知自身差距、明确提升方向。现场家长的高度参与也能形成热烈氛围,既能增强队员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家长的陪伴与带动更成为推动队伍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本地队伍以校队身份代表遵义参赛,既展现校园足球成果,也成为红色文化与城市形象的传播载体,在竞技之外实现了体育与教育、文化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自首届起,“遵义杯”就将红色研学融入赛事。参赛队员们会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观看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剧目《伟大转折》,让小球员在赛事之余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悟革命历史,汲取精神力量。
在《伟大转折》演出现场,小运动员们跟随剧情穿越时空。剧目以震撼的艺术手法再现了遵义会议上的思想交锋与红军娄山关大捷的壮烈场景,让“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史诗画卷重现眼前。
“我今年11岁,在重庆新牌坊小学读书。通过这次赛事中的研学板块,我体会到了革命先辈卓越的领导力,是他们为我们打下了今天幸福生活的基础,我们要好好珍惜。”来自重庆市天才俱乐部的陈宇轩在参观后感慨道。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配合讲解员细致的讲解,将革命历史具象化呈现。孩子们沿着“战略转移”到“伟大转折”的脉络,深刻体悟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与辉煌。红军街上,《遵义会议放光辉》《东方红》等经典歌曲的旋律不时响起,几代人的信仰在此刻交汇。
“这些7至14岁的小队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是首次到访遵义。”遵义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赛事间隙精心安排红色研学课程,希望让孩子们了解遵义的历史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嗨牛配资-嗨牛配资官网-正规配资开户-西安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